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命力。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更是深刻地指出:“构建国家软实力与公共关系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声誉管理、形象塑造一样,要靠传播的力量。但这种传播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要打动别人,要让受众主动地接受。”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在论坛上发言时指出,近年来,在国际政治和国际传播领域,“软实力”一词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广泛实践。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外交、文化都在不同的侧面增强了我国的软实力,成为塑造中国品牌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其中,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最具渗透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为各国人民所喜爱。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中国热”,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各种形式的文化节、文化周、文化季、文化年等活动接连在一些国家举办。这种现象又与郑砚农副会长在讲话中所提到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歌剧《花木兰》、昆曲《桃花扇》以及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外的流行不谋而合。

中国怎么办?

无论是强力公关也好,国家品牌也罢,对于中国而言,要提高软实力到底该怎么办呢?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郭惠民教授在论坛上说,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的播出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但当前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与我国日益崛起的国际地位并不相称,因此要加强和改进我们对外传播的工作,创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为此,他在论坛上建议,开展系统的国家形象研究,制订长期的国家形象传播规划;变宣传为传播与沟通,淡化传播主体和内容的意识形态色彩;突出文化传播,以中国文化为载体传播信息;跳出传统的大众传播、新闻传播的框框,将网络、小众媒体、公共关系、广告、事件、活动等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整合纳入传播管理的范围;借助“第三方”传播力量,如国际主流媒体、非政府论坛、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团体、学术研究机构、企业和专业公共关系公司等;研究西方社会的媒体与舆论,细分受众,注意做好“草尖”(舆论领袖)和“草根”(一般公众)的影响与传播工作。

对此,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着重指出中国要改变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善于运用媒体进行有效传播,特别是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同时,也要充分运用民间外交途径,支持优秀的民间艺术团体走出国门,宣传中国文化。当然,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也是必须的,韩国成功的文化输入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高危行业的反思:企业该如何利用社会责任公关?
·下一篇文章:链式新闻公关组合传播:低成本、零风险、高收益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om/html/gg/083241754281978235IKCG567GF7J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