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启,各地促消费活动也进入了倒计时。从文旅局长们的“花式出圈”,到“烧烤专列”的整装待发,再到酒店民宿的一房难求,人们积攒已久的消费需求正蓄势待发。

  一季度,在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消费需求得到较快释放,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较去年全年大幅提升,特别是服务消费明显恢复,接触型、出行类消费快速回暖。

  总体看,疫情快速过峰后,我国经济步入快速恢复通道,一季度主要宏观数据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呈现出“需求扩大、供给恢复、预期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复苏的内需基础尚不牢固,特别是消费数据虽实现了较快反弹,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递延需求集中释放的短期效应,青年群体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内生动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中央确定的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之一。从一季度经济恢复特别是消费反弹情况来看,未来“消费优先”要着重在“可持续性”上下功夫。

  “可持续性”首先要在消费的持续恢复上发力。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基础性力量,消费的较快恢复和平稳增长,离不开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撑。今年以来,一些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适度增加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广大居民将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也有一些地方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谨防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在中央层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起草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专门政策,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可持续性”还要在消费能力的提升上加力。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消费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的良性循环促进机制,一方面将居民收入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在初次分配中切实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重,同时鼓励通过第三次分配,弥补我国初次分配、再分配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消费领域供给不足的短板,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

  “可持续性”最终要体现在消费环境的优化上。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必须打破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营造放心便捷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要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维护消费市场秩序。要进一步健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让老百姓获得感强、愿消费。

  消费是经济运行中的慢变量,提振消费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过于滞后,谨防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失衡;扩大消费既要关注短期的消费恢复,更要注重长期的消费升级。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在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理应是那架跑得最快、马力最大的马车,唯有如此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才有更为强劲的动力引擎。(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顾阳) 




上一篇文旅活动丰富 消费持续升温

下一篇中老铁路开通满500天 累计发送旅客1443万人次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