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古人认为,“乐”与“音”不同,“音”是指没有舞蹈的表演,“乐”是融歌唱和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是最高级别的表演,正所谓“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周公制礼作乐,开创了雅乐体系,乐舞表演形式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乐舞成为“礼治”“乐治”的工具,“舞以象功”“舞以象德”,用来纪功德,祀神祇,成教化,助人伦。从上古尧、舜时代起,直至清代末年,雅乐舞伴随着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经历了数千余年之久,始终居于中国乐舞的正统地位。

  周代王室还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大司乐”,掌管乐舞的演出、乐舞教育,被誉为我国最早的舞蹈学校。“大司乐”的设立时间之早、舞蹈教育水平之高,为当时世界之最。周代最高等级的“乐”是六代乐舞,又称为“六乐”。即为六个朝代帝王纪功的舞蹈,大多是周代以前各代的代表性乐舞。六代乐舞分门别类,用法分明,主要用于周代宫廷祭祀礼仪,表演的场合隆重,人数众多,仪式庄严肃穆,音乐和谐平静。包括黄帝时期的《云门》,尧时的《大咸》,舜时的《大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和周代的《大武》。到了后代,“六乐”就被称为“先王之乐”,其舒缓、平稳、清和、淡远的音乐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重要治国理政手段。

  唐朝时期是古代乐曲、舞蹈创作的巅峰期,在我国音乐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朝时文化大融合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中原本土的音乐风格吸收发展了少数民族以及外国的乐曲风格,成就了《霓裳羽衣曲》这样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大唐燕乐。《霓裳羽衣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浪漫主义歌舞精品,它充满着唐朝特有的浪漫主义文化色彩,配上霓裳羽衣舞,独具商调式的清雅奢华的曲调,合着轻盈飘飘然的舞蹈,犹如我国音乐舞蹈史上璀璨夺目的明珠。作为宫廷燕乐,全曲融合了歌曲、舞蹈、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曲体庞大而多变,演出时长相比于其他乐曲更长,节奏也更舒缓,给人的感觉,音乐铿锵有力,而又不失舒缓浩大的结构之美,正如白居易所言“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全曲分散序、中序和曲破三个部分,共三十六段。散序通俗而言就是前奏,在前奏部分没有舞蹈,也没有歌唱,只有乐器打着节奏;中序的部分加入了歌唱和舞蹈,一般而言就是伴随着乐器的节奏边歌唱边舞蹈;曲破是整个曲子的高潮部分,在这一阶段,主要以舞蹈为中心,歌唱和乐器的节奏逐渐加快,到结尾时又重新逐渐变慢,直到乐曲结束。这三部分的设计堪称绝妙,松弛有度,将各个部分糅合在一起,充分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的辉煌卓著。

  到了南宋,雅乐的“乐歌化”“无乐不歌”是标志性的变化,表演形式有“登歌”“二舞”“宫架”三种。“登歌”就是40人以上的歌队,在宫架乐队伴奏下的集体歌唱。“二舞”就是64人的“文舞”与“八佾之舞”。舞蹈表演通常在登歌和宫架的音乐之中进行。“宫架”表演呈现方式分为“堂上之乐”和“堂下之乐”两种。“堂上之乐”布局方式按照“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贵人声”的祖制,将演唱的歌队设在堂上,配以琴、瑟和单个的黄钟、钟磬等少量的乐器。而“堂下之乐”规模却十分庞大,依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摆放数十架编钟、编磬等各类乐器。各方阵间的乐部,布局巧妙,“举丝以见瓦,举竹以见匏,举革以见木”,足见当时歌舞表演、乐队声学水准和舞台艺术组织水平。

  乐谱与黄钟定律

  乐谱是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评价音乐艺术水平的主要界定依据。我国音乐曲谱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包括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燕乐半字谱等,记载着历朝历代的宝贵音乐作品。文字谱如《碣石调·幽兰》,现存谱式为唐人手写卷子谱,现留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燕乐半字谱如《敦煌琵琶谱》;工尺谱为明清以来的主要记谱方式;减字谱如古琴谱等。南宋淳熙年间太常寺编修的礼制文献《中兴礼书》是现存最早、最全面的记录雅乐乐谱和雅乐操演程式的礼书,共收录了428首雅乐歌曲和器乐演奏曲谱,对南宋宫廷施礼用乐做了详细的记录。《中兴礼书》流传不广,较少人见其面目,连《四库全书》也未曾收入。明代《永乐大典》收录了此书,然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一场大火焚毁了《永乐大典》。所幸的是,清翰林院编修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中兴礼书》,使其留存下来。徐松辑录的书稿几经转折,到了2002年4月,终于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影印,重见天日。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乌台诗案与黄州词

下一篇女中英才辛宪英:劝弟尽忠职守 预言钟会叛乱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