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从前车马慢,生活伴着歌。“路边摘一片树叶,我就能吹一首歌。”作为彝族打歌省级非遗传承人,一片普通的树叶,在字汝民手中就能成为乐器。靠着这手绝活,他走南闯北,还到国外演出。

  字汝民和小伙伴们小时候上山放牛,便开始跟着长辈学用树叶吹曲子,“吹出声音三五天,吹成曲调三五年。算是天赋,也来自乡土。”

  “打歌是看会的,山歌是听会的。没人砍柴,谁还会砍柴歌?没人上山割草,哪还有割草调?”在字汝民看来,非遗来自生活,随着社会变迁,传承难题就变得有些让人无可奈何。

  对此,字汝民却不悲观。“我们传统的刀舞有100多套,我学了80多套,剩下的那些在我们这一代已经失传了。有些暂时无法推广的,我们先做好保存,别把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非遗弄丢了;一些潜力大的,我们做好挖掘推广,让更多人来接触、了解非遗。”这两年,靠着政府项目帮扶,字汝民跟团队一起抢救性收集保存了长调“阿库者”。

  如今,打歌进入巍山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内容。字汝民觉得,打歌这样的非遗要传承发展,未来可以向两个方向探索,一是生活化,满足普通人休闲锻炼的需要;二是舞台化,非遗传承人通过创新展演探索非遗发展的专业化道路。

  一片叶子能做什么?字汝民敢想敢做。政府补助,他在古城核心地段开了自己的铺面,销售非遗产品。一根竹管,加上金沙江边橄榄树上采集的材料,制作成哨子,就成了手艺人自制的小篾笛。

  “非遗活态保护传承,最需要的是人。”字汝民笑道,“客人来了可以给他们吹树叶,要是街上连人影都看不着,我吹给谁听?”

  人气,地气,烟火气,这是巍山的城市味道。实际上,如今的古城,人气越来越重要。

  文旅融合——“要靠古色古香吸引人来,也要靠城市气质把人留下来”

  玩在大理,食在巍山。

  巍山人爱吃,会吃。果脯蜜饯,凉粉干巴,青豆小糕……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住上好几天,有的只为多吃几碗正宗的“一根面”。

  生意火爆,但朱志秋却坚持在午后歇业。她执拗地认为,“一根面”属于早点的范畴,“巍山不缺好吃的”。

  如今的巍山,旅游还算不得火。虽然每年火把节、巍山小吃节时,游客慕名前来,古城主干道仅容步行,平时却不尽然。

  “古城开发是门学问,巍山还有不少功课要补。”在巍山县文旅局党组书记郭晓斌看来,古城就像一块璞玉,待人雕琢:巍山历史文化深厚,街边小店自成一景,但许多游客离开时仍意犹未尽;各色小吃引来众多游客,客人到了却发现特色浓厚但布局分散;打歌等非遗技艺传承有方,但缺少平台让大伙儿共同参与……

  古城的烟火气承载了范建伟的乡愁,他始终觉得,传统民居的改造利用仍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只是看着挺好,也要问生活在其中的人好不好。要靠古色古香吸引人来,也要靠城市气质把人留下来。”

  古城原汁原味,跟商业开发晚、风貌保护好不无关系;然而,古城民居数量庞大,保护修缮不能单纯依靠政府,非遗的活态保护传承,也需要更多人气。郭晓斌说:“有人用,自然会有人管。只有不断探索合适的利用,才能更好保护古城的每一个院落。”如今,“百院珍珑”民宿客栈正慢慢成为古城旅游的日常流量入口,而巍山小吃、扎染打歌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沉浸式、体验式项目开发也有了初步尝试。

  如果说格局保存至今,古城活下来得益于此前交通相对闭塞,那么未来古城要想火起来,则有赖于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火车通到了巍山县,到大理市的高速路也即将开通。2017年,巍山入选云南省5个国际水平特色小镇创建名单,2019年12月,南诏王宫旅游项目正式开工。

  “巍山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这是李贵增来到这座小城的第一感觉,“巍山古城保留了很多没被打扰的原汁原味,很淳朴,很踏实。”拱辰楼、文昌宫,井字街道整洁,古城里居民生活更是悠然自得。这些年走南闯北,李贵增见过不少古建筑,但巍山古城的氛围,一下子打动了他:提笼遛鸟,嗦面下棋,整座古城保留了市井气、烟火气。以前,李贵增工作的华侨城集团很少考虑县级地区旅游开发,但在巍山却打破了惯例。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这份简册露了汉代河西百姓过日子的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